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>河南 > 河南首页

广东:十年,把“白日梦”变成现实

【字体:   2018-03-22 19:50:05   来源: 中国气象报  

中国气象报记者杨群娜

多年前,一个晴日的午后,广东省气象局大院内一群“不知天高地厚”的年轻人望着天上的朵朵白云做起“白日梦”,就像乔布斯要改变世界那样,他们梦想着建立一个全新的天气预报业务模式,还为新的系统取名为SAFEGUARD(守护),寓意守护南粤大地平安。

这群年轻的气象工作者凭着一股精气神儿,大胆创新和变革,从2008年开始,多年孜孜不倦探索,通过精细化网格预报业务体系(现称为“智能网格预报业务”),推动了天气预报服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,广东成为国内首个拥有预报网格编辑技术并实现业务化的省份。

转变: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

李轩发现自己的老家——乳源县大布镇也有天气预报了。他记得,以前天气预报的范围只到乳源县,但问题在于,县城和镇上的天气经常差别很大。现在好了,他可以天天查到镇上的天气预报,提醒在老家的父母注意阴晴冷暖。

打开微信公众号,气象预报产品就能告诉你很多过去不曾有的信息:下了这么大的雨,是否要停课了?1个小时后是否还有雨?东边日出西雨,如何破解?——只要打开定位,用户就可以获得当前所在位置的天气实况、逐小时精细化预报;输入目的地,用户便可查看精细到区县甚至街道的天气。

这都得益于精细化网格预报技术。

精细化网格预报有多细?在空间分辨率上,陆地为2.5公里,海洋为10公里,灾害性天气区域1公里。而在时间上,陆地为240小时,海洋168小时,每天两次滚动更新,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随时订正。在陆地上,实现“村村通气象、镇镇有预报”;在海洋上,也将传统固定大海区预报转变为任意海区、任意渔场、任何航线和任何海岛的精细化预报。像李轩一样的普通公众,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广东和南海任意点的天气预报。

广东1.jpg

广东网格业务现状

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已出现9级至10级瞬时大风,后续强降雨云系还十分强盛!”6月13日1时30分,惠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员马泽义察觉到形势不妙,当即拿起鼠标,在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中醒目的红色斑点上仔细圈选,选中大亚湾和惠东沿海19个乡镇,点击发布预警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迅速传递到这些地区学校、工地隐患点、危化场所、行政村的800余名安全责任人。“除了力求广覆盖外,气象部门更注重预警信息精细化的‘靶向预警’,即面向特定地区、特定人群,精准发布不同预警信息。”

马泽义说。基于精细化网格预报这张网,集合部门基础信息构建的广东省气象防灾救灾决策辅助平台,通过将网格预报与下垫面自然地理、经济社会、行业动态及防灾减灾现场的实时反馈信息进行融合,为精准的气象靶向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支撑,成为广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利器。

探路:再造流程织成新业务技术

网多年前,广东省气象局成立了一支“独立团”——技术创新特别团队。这个团队享有特别待遇,不受目标考核束缚,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做“白日梦”。

通过滚动更新流程,把数小时的短时临近预警和10天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连成“分钟-10天”的无缝隙天气预报,是这个团队的首要目标。“2008年有一本书很热门,叫《世界是平的》。受到这本书启发,我们也开启了扁平化预报流程再造。”该团队负责人曾沁表示。第一阶段目标是瞄准2010年的亚运会气象服务,该团队成员与业务管理部门充分互动,发起头脑风暴,在业务流程再造、数值预报释用、数据中心服务、主客观融合预报等领域充分探索,“全省共织一张网”的协作型预报业务与技术体系逐步成型。

从2008年起步,因为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和稳定的技术路线,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从技术研发到初步试用、从技术改进到业务试运行,到2012年正式业务运行,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完善。其中关键一点是把预报的服务产品应用作为系统持续发展的“活水之源”,把检验的实时化作为系统健康发展“纪检书记”,纳入了系统框架,预报、服务与产品质量形成互动反馈的闭合系统。

广东2.jpg

互动反馈的闭合流程促成智能网格预报可持续发展

该团队借鉴并参考了国外气象部门以及IT业界先进的理念,设计了五大功能模块。坚持基于全省统一的数据中心,实现省市县以扁平方式直连数据中心,业务流程设计简洁顺畅;数值预报释用模块利用气候分区、地形因子、最临近点等条件,把广东省稠密站点和近两万个网格点关联起来,构建了网格释用技术体系;预报智能编辑器模块开放给预报员自主编写脚本,对预报结果进行算法订正,并共享算法成果,形成了“智能工具箱”;“按需定制”的预报产品智能制作引擎可结合政府防灾减灾需求和水文、地质、交通等行业需要,自动生成有针对性的产品;检验评估模块构成了系统自我完善、流程不断简约的关键机制。

无缝隙的业务体系,必定有无缝隙的技术体系作为支撑。该团队还设计了一套从短临到中期预报的技术支撑体系,一边填补技术缝隙,一边升级技术路线:短临预报以外推技术为核心,从最早的交叉相关外推技术到后来的光流法,再到最近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开展智能外推;中短期预报从传统的动态MOS+卡尔曼滤波方案,升级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多模式、集合预报融合技术,明显提高降水、大风等强天气预报能力。目前,SAFEGUARD再次启动了从松散的混合技术架构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、全时效覆盖的技术框架升级过程。

由于技术持续升级,预报向更高分辨率转变将导致准确率有所下降的局限被打破。过去5年,广东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3.8%,提高了1.6%;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绝对误差分别为1.2℃和0.9℃,均减小了0.1℃;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86公里,暴雨、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41.1%和80.6%。

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曾琮表示,在这些年里,中国气象局领导非常关心广东智能预报进展,每次到广东都给大家“打气”和“解惑”;同时,把广东智能预报列为中国气象局的试点,每年都给予经费持续支持。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指导,是广东省局得以保持发展定力、大胆实践创新的动力。

下一步,广东省气象局将继续把这张蓝图绘到底,重点发展以数值预报为核心的网格预报技术,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工具箱,建立以智能订正为基础的集数据获取、代码编写、数据存储、效果检验、成果分享于一体的众创平台。

编辑: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河南省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